首页 > 行业动态

浅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武装押运业的影响与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20/1/20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阅读:728次

【摘要】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快速融合,催生和发展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使传统现金使用量持续下降,进而影响了以现金押运为主营业务的武装押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武装押运业仍具有行业属性、法规政策、待开发的市场方面的优势,同时,在创新意识、业务开拓、队伍素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武装押运业创新发展的应对之策是推动业务多元化、推动服务产品化、推动勤务标准化、推动队伍专业化、推动管理精细化。

 一、武装押运业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大挑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剂。武装押运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提供安全服务的现代服务行业,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发展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市场潜力还未完全激发,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但是,伴随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及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银行卡、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都能帮助人们轻松完成交易,现金不再是最主要的支付工具。随着社会上资金清算由以现金实物清算为主转化为以记账清算为主,货币形态也由现金更多地表现为记账货币,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连续几年都在下降。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M2(货币总量)余额约为139.23万亿元,而M0(流通中现金)余额约为6.32万亿元,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占比约为4.54%;2016年末,我国M2(货币总量)余额约为155.01万亿元,而M0(流通中现金)余额约为6.83万亿元,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占比约为4.41%;2017年末,我国M2余额约为167.67万亿元,而M0余额约为7.06万亿元,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占比约为4.21%。武装押运企业长期以来都是金融押运业务为主,当现金使用量减少,直接影响武装押运行业的传统业务,行业发展迎来拐点,进入了瓶颈期。总体来看,“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将会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将会不断渗透,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全社会现金使用量还将继续下降,武装押运业面临的形势仍将日益严峻。

      二、正确认识武装押运业面临的优势与困境

     毫无疑问,武装押运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一场行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面对挑战,我们无需恐慌,更应冷静的思考、理性的分析武装押运业面临的优势与困境。

      (一)行业属性带来的优势

     一是行业准入门槛高,押运企业合法配备了枪支,可以提供专业武装押守服务;二是押运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三是押运企业是国有全资或控股的企业,企业公信力和大众认可度较高,有一定品牌基础;四是,押运企业有一只庞大的队伍,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人力资源潜力巨大。

     (二)法规政策的优势

     除了自身独有的行业优势,武装押运业创新发展还有政策支撑,当前政府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5%,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押运行业作为服务业大军中的一员,也必将充满机遇。押运行业的机遇在哪里--就在法规和政策赋予的市场空间里。按照公安部下发的《保安守护押运公司管理规定》第三条的规定,保安守护押运公司依法提供下列情形的武装守护押运服务:1、守护军工、金融、国家重要仓储、机要交通系统和大型水利、电力、通讯等依法配备公务用枪单位;2、押运前项单位生产、科研、经营服务所需的相关重要物资、文件;3、押运军工以外客户单位的大额现金、重要文物、艺术品、有价证券、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4、需要依法武装守护押运的其他情形。从法规规定来看,押运市场绝非局限于银行或与银行相关的业务,如果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武装押运业的潜在市场非常广阔。但笔者认为,押运企业在拓展业务范围、挖掘潜在市场时,不能偏离自身主业和独有优势,盲目的追求多元化发展和企业规模,应紧紧围绕银行网点资源拓展金融行业外包服务的延伸业务,紧紧依靠武装押运优势开拓守押市场的潜在业务,深挖押运行业的广阔市场空间。近期,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一带一路”倡议在各沿线国家落地开花、武警部队归建和军队停止有偿服务,押运行业更应抓住政策法规的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在从未涉足的领域开拓新的市场。

      (三)待开发的市场优势

     具体来看,武装押运业尚待开发的市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军工企业仓库、重要部位的守护及其生产、科研、经营服务所需的相关重要物资、文件的押运。从全国来看,许多省市都有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法规明确可以经营的前提下,押运企业可以加大相关市场的培育和开拓。目前一些省市押运企业已经在开展相关业务,市场放开的信号已经释放。第二,国家重要仓储系统单位的押运和守护,如:火(炸)药生产厂及大量储存使用单位、1万立方米以上燃料储存单位、剧毒物品生产及大量储存使用单位、1000吨以上其他危险品储存使用单位、国家稀有、贵重金属储存使用单位、国有金矿黄金储存库、边远地区国家地质勘探、科研单位、国家海洋局系统所属调查船、考查船、中国海监船以及机要通讯部门。第三,大型水利、电力、通讯工程单位的押运和守护,如:大型水库、水闸、大坝以及大、中城市主要供水工程,20万千瓦以上的火(水)力电厂,重要电力网枢纽性变电站、调度中心站,省级以上重要的通信枢纽站(场)。第四,机要交通系统单位的押运和守护,如: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机要交通处以及地、市级机要交通站。第五,其他社会客户单位贵重物品的押运和守护,如:黄金产品经销商,文物收藏家及文物展览、拍卖单位,证券行业、股市等重要文件、凭证,生产高端、精密电子元件的企业。第六,高端物流类、航空押运业务,向客户提供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贵货、重要物品等点到点运送物流服务,包括报关、押运、保管等多项服务内容。第七,“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跨境武装守护押运,为海外邮轮游艇、远洋货轮、驻外机构、海外中资企业和在国外投资的商人等团体、单位提供安全保卫服务。第八,高考、中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公招考试、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试卷的押运

     由此可见,武装押运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仍需武装押运企业主动去营造、挖掘、培育市场,积极推广和宣传武装押运服务产品,也需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政策上的支持,更需各级行业协会在沟通协调方面助力,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同时, 也应客观全面地认识武装押运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1、创新意识不强,与市场化需求不相适应 

     押运行业因其特殊性,准入门槛较高,且大多具有区域垄断性。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400 多家武装押运企业,它们相互独立、彼此封闭、互不越界,绝大部分都在本地行政区域内经营,业务拓展主动性很低,等、靠、要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守着“一亩三分田”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做法,目前已成为押运企业发展的极大障碍,如不能打破固有思维,探索押运服务新领域,企业经营将会更加困难。

      2、服务对象单一,与业务开拓需求不相适应

     押运企业基本都停留在传统的现金押运业务上,绝大部分押运企业的传统现金相关类业务要占到整体业务的80%以上,服务对象大多局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他社会组织、个人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勤务模式也很单一。受互联网金融影响,ATM 机运用减弱、银行营业网点萎缩,银行网点现金相关业务持续减少,不少银行已在推行网点撤并或周末停业,当现金押运业务量不断缩减,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和单一的服务产品将使押运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3、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押运企业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庞大的押运队伍,但当前押运队伍整体素质与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明显脱节,押运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因押运行业特性,国内押运人员中,复员退伍军人占很大比例,他们在政治素质、纪律素养、体能方面具有优势,但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方面略显不足,导致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队伍得不到保障,队伍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员工长期服务于银行,职业技能局限性明显,执行新业务的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另外,作为业务拓展生力军的业务人员,长期习惯于被动的坐等业务,营销意识不强,市场嗅觉不敏锐,严重桎梏企业转型发展。

      4、经营管理粗放,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押运企业传统经营一般采用“人海战术”,以车多、人多作为企业实力的象征,企业人均产出率并不高,亟需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历史原因武装押运行业自身行政化色彩较浓,以行政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仍很普遍,当前主营业务的下降趋势,对押运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内增长,也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此外,武装押运行业对科研的投入及应用较低,信息化程度不高,执行勤务仍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不仅人力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

      三、武装押运业创新发展的应对之策

     伴随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获得感将不断增强,对幸福将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安全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押运行业前景可期。为此,押运行业应该主动走出舒适区,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开拓新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一)做精传统押运业务,推动业务多元化

     金融服务外包是银行业业务转型、减员增效、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内容主要包括寄库、清分处理、ATM清机加钞、票据、凭证保管、软件开发、押运等,国内很多武装守护押运企业还处在守和押的阶段,并未形成金融服务外包的完整服务链条,仍有做精和做细的空间。押运企业的客户对象主要局限于银行,还没有形成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客户的全覆盖。押运企业在新时期应尽快完善业务结构,挖掘押运行业的新产品、新市场,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快推动多元化发展。

     1.做精、做细传统押运业务押运是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流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基本贯穿现金加钞、清机、清分、金库寄放等现金物流链,在通过押运切入金融服务外包的其他业务环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押运企业应当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借助自身拥有金库的条件,打造金融外包服务“一站式平台”,逐步地将押运业务领域由单一的现金押运向款箱寄存、清分处理、设备保养维护、ATM机加钞、巡检和票据、凭证保管等全面延伸。

     2.完善业务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押运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传统业务市场日趋饱和、发展受限,继续围绕银行开展业务已不现实,应该大力开发新的客户资源、新业务。押运企业通过帮助客户转嫁风险、规避风险获得利润,应树立风险就是商机的理念,从安全风险分析入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深入研究客户潜在需求和政策性变化所带来的潜在业务,不做市场的跟随者,而是做市场的培育者和开创者。押运企业应以服务对象多元化、业务类型多元化为基础,建立传统金融服务外包押运业务为主,非金融服务外包押运业务为补充,多种业务共同发展的良好业务结构,最终实现公司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打造优质服务,推动服务产品化

     服务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服务质量不好,客户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将其淘汰出局。押运企业必须将服务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立足市场、适应市场、融入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处理客户诉求并予以反馈,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是将服务流程涵盖的各种要素模块化和标准化,以此来保证服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推动产品多样化,开发多个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押运企业的服务产品化之路,即在押运专业服务过程中加入产品的要素,解决服务标准、质量、成本、效率等问题,使企业变成一座批量生产高质量服务产品的工厂。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设计服务产品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调研市场现状、客户需求、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在传统武装押运业务方面,应根据武装押运、金库管理、现金清分、清机加钞等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在传统业务以外,为所有潜在的客户量身定制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服务产品,以产品打开市场、带动市场。另外,根据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各地押运企业应结合本地中资企业境外投资情况,开展跨境押运产品的调研,为押运企业走向国际打好基础。

     2.打造特色服务产品,建设押运服务品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形成“品牌”就能获得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能形成凝聚力、扩散力,从而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押运企业应从“传统经营”向“产品经营”转变,并进一步升级为“品牌经营”,以特色服务产品为依托,以良好的服务质量为基础,通过服务品质赢得口碑,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形成极具特色的押运行业品牌,成为公众认可的贵重物品守押保管安全专家。押运企业当前品牌建设的重点,一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练好企业的“内功”,为品牌打上品质优良的烙印,为品牌影响力提供内在支撑;二是加强宣传,特别是针对金融单位以外客户开展宣传,通过宣传改变押运企业仅服务于银行的固有印象,为逐步开拓新业务、新市场打下品牌基础。

     (三)完善押运勤务执行的各个环节,推动勤务标准化

     押运勤务是押运企业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的具体环节,客户对服务质量的直观感受主要来源于此,员工的仪容、着装、表情、坐姿、行姿和立姿体现的是公司形象,服务流程执行是否规范体现的是服务水平。执行勤务的过程中,人、车、枪弹、承运货物集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安全风险高度集聚,只有通过勤务标准化,才能使员工执行勤务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勤务安全。勤务标准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勤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确保勤务安全,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1.加快押运智能化建设,以技术推动勤务标准化。勤务执行过程中,安全隐患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人,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大发展的当下,只有引入科技手段,将技防、物防的作用充分发挥起来,减少人力防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勤务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才能实现企业减员增效的目标。未来我国武装押运业首先要做的就是科技兴企,从单纯的依靠劳动力增加收益转变为向科技要效益,把各种技术手段应用到行业中,将人、车、枪弹、承运货物进行四位一体的关联管理,并引入大数据分析建立管理后台,对勤务执行全过程进行智能化风险评估,提升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时,根据金融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潜在需求,推进款箱无人交接、智能交接的研究应用,不断推动押运勤务智能化,使技术贯穿管理全过程,确保勤务全流程环环相扣,可控可溯。

     2.完善勤务模式,打造勤务安全体系。押运业务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勤务模式的多元化。原有的勤务模式主要针对银行客户,随着客户和业务类型的转变,勤务模式将出现新的需求,企业应针对不同勤务需求,制定相应的勤务模式,将勤务模块化。同时,开发勤务模式应具有前瞻性,根据多元化发展的业务方向,提前设计、制定、改良勤务模式,除针对新业务应预先进行线路试运行和安全风险评估,还须对已运行的线路和勤务模式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为业务开展和拓展筑牢基础。此外,应增强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建立预警及时、处置有力、善后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重点在预警上下功夫,从事后被动的发现问题和风险,向事前主动发现隐患并及时消除转变。善后工作应及时、妥当,严防次生事故发生,同时避免出现负面舆情发酵、升级等情况

     (四)大力提升押运队伍整体素质,推动队伍专业化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押运企业受互联网金融影响,不得不走多元化发展之路,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未来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中,如何将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押运企业应该在挖掘队伍潜力上下功夫,从优化队伍结构入手,将传统用人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

     1.挖掘队伍潜力,推动企业发展。押运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要求押运队伍必须有更高的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留住并挖掘现有人员潜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是,突出队伍培训,强化能力支撑。培训要以提高能力为目标,要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区分培训对象,根据业务需求系统性的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应充分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形势,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利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媒介,将集中学习培训和借助网络分散学习培训结合起来,降低学习培训的成本,同时使教育培训更便捷,覆盖面更广。二是,营造拴心留人的用人环境,稳定押运队伍。敢于破除常规,大胆使用现有人才,坚持任人唯贤,不论资排辈。根据现有人才的特长,合理调整其岗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从而为现有人才营造一片净土,创造良好的环境,避免一些人才外流、跳槽等现象,有效地促进现有押运队伍的稳定。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调动队伍活力。押运企业创新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制度,激励和鼓舞众多人才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留住一些原本“不安心”、“想跳槽”的优秀人才,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设立奖励基金、完善薪酬待遇、医疗保障等措施。

     2.引进人才,优化队伍结构。一是完善企业人才引进的各项制度,使人才“进得来、做得好、留得住”,只有以良好的制度作保障,才能使优秀人才源源不断的进入企业,助力企业发展。二是,从押运企业创新发展的大战略着手分析,根据不同需求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如:投资发展、财务管理、品牌建设、智能安防、数据分析等专业管理及技术人才,以适应武装押运业市场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有效地人才支撑。

     (五)加强内部管理,推动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押运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问题,亟需结合企业的现状,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按照“精细化”的思路,找准队伍、勤务、内部管理、业务拓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建立、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推动公司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从“以人管人”向“以制度管人”转变,进一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内增长。

     1.将企业各项工作细分、量化,实现全流程精细化。一是实现押运市场和客户的细分、量化,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二是对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进行细分、量化,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确。三是将企业作出的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细化分解,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四是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督检、激励等程序、环节,确保制度制定合理、执行到位。

     2.深入推进制度标准化改造工作,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精细管理的基础,押运企业需以工作目标为指引,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实现效益和效率的同时提升,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一是抓好岗位责任制完善与落实。按照“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评价有依据,激励有力度”的原则,完善岗位责任制,实现岗位责任制的标准化,推进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二是抓好制度梳理和标准化改造。认真梳理、修订、补充和完善工作制度,构建适合押运企业管理实际的制度标准化体系,强化制度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管理标准化、信息化。

     武装押运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正在发生,如何把握机遇,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需要行业每一个成员共同来回答。可喜的是,在中国保安协会、海峡两岸保安(保全)业研讨会、人力防范专业委员会、武装守护押运专业委员会、安全技术防范专业委员会及地方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武装押运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被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不同地区押运企业深入开展区域合作,成效初显——全国贵货押运平台体系初步建立,新型业务市场的开拓已经“在路上”。

      我国武装押运业是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与改革开放同行,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未来仍应围绕武装押运业的独特优势,开拓和培育市场,走业务多元化、服务产品化、勤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的道路,实现客户、企业、员工共赢的新型企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武装押运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来源《2018中国保安高峰论坛论文集》

综合要闻 | 公司简介 | 行业动态 | 队伍建设 | 员工风采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宁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7738535  苏ICP备20030826号-1